地铁涨价争议背后,「赚钱」难题有解吗?
最近一段时间,多城地铁直接或间接提出涨价。
重庆将于5月29日召开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机制听证会,两项新的票价方案,或将起步价从2元提高至3元,或减少单位价格可乘坐的公里数。
与之类似,昆明地铁已从4月15日起降低单位价格可乘坐的公里数。虽然起步价未变,但此前每增加1元可乘坐5、7、9、11、13公里,调整后变为4、5、6、7、8公里。
佛山地铁没有调整价格,但调整了运营策略,以期降本增效。5月8日起,佛山地铁集团运营的所有线路提前30分钟收车,列车发车间隔时间相应延长。还有乘客反馈,佛山地铁站厅灯光昏暗、电梯一度“停运节能”、部分列车体感“闷热”。
众所周知,地铁等公共交通往往需要遵循公益性原则,所以长期以来维持低票价,其正常运营极度依赖地方政府补贴。此外,与地铁相关的TOD物业开发和运营,也是不少地方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最近几年,地方财政压力叠加房地产市场下行,使得地铁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每一次地铁涨价都会引发广泛讨论,这一次也不例外。绝大部分公众显然不希望地铁涨价,但当地铁公司的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时,其基本运营也难以保障。
01
2元能坐多远?
2元,在地铁行业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绝大多数城市地铁的起步价。
在已开通地铁、轻轨或以地铁模式运营市域铁路的城市中,只有北京和上海的起步价为3元,其他城市起步价均为2元。
上海2005年就将起步价提升至3元,北京则直到2014年12月才结束2元地铁时代。此次重庆轨道交通提出的调价方案中,包括将起步价提升至3元的选项。如果最终选定该方案,重庆将成为全国第三个地铁起步价3元的城市。
起步价相同,但可以乘坐的里程不同。统计范围内的43个城市中,15个城市2元可乘坐4公里,这其中包括地铁客流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等地。
合肥、芜湖“*”,2元可以乘坐8公里;在长春,2元可乘坐7公里;其他城市2元可乘坐4~5公里。

地铁票价一般按照“递远递减”原则,即坐得越远,单位价格越低。例如广州,起步价2元4公里,之后每增加1元可乘坐4、4、6、6、8公里。
实际上,这种票价模式正是始于广州,2006年正式实施后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业界标杆”。
按照各地票价水平,如果花5元钱,可乘坐的公里数则差距更大,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为18公里,郑州则达到30公里。
天津没有按照上述模式制定票价,而是按区间收费,2元可乘坐5站,乘坐16站以上票价5元。
总体来说,我国的地铁票价水平在全球范围处于较低区间。比如,伦敦地铁起步价为2.7英镑、纽约地铁起步价2.9美元(约21元)、东京地铁起步价180日元(约9元)。
将当地经济水平考虑在内,结论或许更合理。根据北京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鲁放等人的研究,在各大国际城市中,新德里地铁费用占人均GDP比率相对较高,而新加坡相对*,北京、上海地铁票价在国际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
02
政府补贴多少?
票价水平影响着地铁公司的收入,但地铁公司的收入又不仅仅来自于票务。
我国绝大多数地铁公司都从地方政府获取大量补贴,也有的通过TOD实现“自我造血”。
总体来看,2024年,地铁公司收入有升有降。城市进化论统计了29家地铁/轨道交通集团的财报,与上年相比,18家营业收入上涨,但只有13家归母净利润上涨。
广州地铁取代深圳地铁,成为全国营收最高的地铁公司,2024年收入231亿元。营收超100亿的还有宁波轨道交通、北京基础设施投资、苏州轨道交通、成都轨道交通、济南轨道交通。
利润方面,曾经*钱的深圳地铁,去年录得334.6亿元巨亏,超过了过去五年净利润的总额。深圳地铁公告称,主要系投资万科产生的亏损。
地产行业对深圳地铁的影响不止如此。
深圳地铁此前是TOD模式的优秀代表,通过地铁上盖物业和沿线房地产开发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
2024年,深圳地铁实现营收211.89亿元,同比下降15.74%。其中站城一体化开发板块收入近乎“腰斩”,年内录得营收79.17亿元,同比下降46.23%,占总收入比重下降至37.36%。对于该业务收入下滑的原因,深圳地铁称,“主要系房地产周期性结转影响所致”。
这也折射出房地产下行时期,一些地铁公司面临的难题。房地产行业不仅影响地铁公司的售房收入,也影响着地方土地财政收入,而地铁公司又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再次增加。
不过仍有城市的房地产收入占比较高。如2024年南宁轨道交通集团营收39亿元,其中轨道交通运营收入只有5.91亿元,商品房销售和工程服务收入则达到28亿元。广州地铁也获得了98亿元的物业经营收入。
2024年,京投取得31.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居*。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经营成效,因为它获得的补贴在纳入统计的地铁公司中也是最高的。
财报显示,2024年,京投获得的其他收益达到248.5亿元。
深圳地铁此前赚钱能力强,获取的补贴额较少,2023年政府补助为7.3亿元。但2024年巨亏后,其获得的政府补助猛涨至71.5亿元。
另外,青岛地铁、宁波轨道交通、成都轨道交通、郑州交通发展、南京地铁、长春轨道交通等获得的政府补助,也在50亿元以上。
03
该不该涨价?
事实上,地铁公司的经营现状,早已不是秘密。如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所言,“单靠票务收入很难覆盖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即便是国内客流量靠前的地铁公司,也很难单凭卖票支撑其运营。
即将举行价格听证会的重庆展示了具体的数据。重庆市发改委表示,重庆轨道交通的票款收入与运营成本差距日益加大,运营成本监审报告显示,人次票款收入仅占运营成本的14.54%。
所谓人次票款收入,就是平均每人次支付的票价。根据上述数据简单计算,一趟票价4元的地铁行程,真正成本达到27.5元。这还只是运营成本,未包括前期每公里数亿的建设成本。
提高地铁公司的收入,涨价是有效途径之一,但往往也面临争议。不少人认为,地铁作为公共服务,应以普惠、低价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有人认为,地铁是企业化运营,保证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对城市进化论分析,地铁涨价涉及日常民生,公众感到不满很正常。但事实上,如果地铁不涨价,入不敷出的部分就要由公共财政补贴,最终还是全体纳税人买单。“有的时候大家多出一点钱,可能会让公共财政更健康。”
刘岱宗参与过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项目规划,他分析指出,票价设计是一个复杂问题,与建设成本、当地的收入水平等都有关系,如果能提供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或许公众更容易接受。
此外,改变地铁票制有很多方法,并非只能简单地提高票价。欧美一些城市地铁并不按照里程计价,而是通过划定区域和区间来设定票价,可结合区域出行热度制定不同价格,既能提升服务又能增加收入。
地铁票价调整,还可能影响公众出行习惯。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顺平分析,地铁是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适合长距离出行,因此地铁定价会有意鼓励公众在短途出行中使用其他交通方式。
刘岱宗提到,3公里以内有很多出行方式,比如公交、共享单车甚至步行,提高起步价可以转移部分短途乘客,降低地铁拥挤度。“比如在伦敦,起步价就是20多元人民币,如果只有两三站我就选择走路。”
重庆发改委也提到,票价调整的目的之一,是要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对中长距离乘客的集聚作用。
上海、广州的地铁站内,均有大量商铺运营,北京地铁近年来也逐渐放开地铁站点内的商业运营。成都地铁5月27日的消息显示,其线网内50多个地铁站设置了鲜花机或鲜花架。
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刘岱宗认为,地铁公司应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不能因为调价,就放松对成本的管控”。
他提到,地铁运营领域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议可以让运营效率高的地铁公司去其他城市经营地铁,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营收。
实际上,异地运营地铁早有先例,港铁已经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多地运营地铁线路,甚至西安地铁已经去海外运营波哥大地铁。但这样的案例仍旧很少,最近几年没有新增的代表性项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兴化市永丰镇:开展“以书为犁,耕读乡村”主题阅读活动
为传承农耕文化、以书香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兴化市永丰镇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以书为犁,耕读乡村”主题读书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参与。 活动中,志愿...2025-05-28 11:38 -
赓续文脉晋展风华——山西展团参加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综述
赓续文脉晋展风华 ——山西展团参加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综述 斩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10项大奖,其中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3项;平水绣《招财进宝系...2025-05-28 11:01 -
纳指、标普500指数收高逾2%特斯拉大涨近7%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收涨740.58点,涨幅1.78%,报42343.65点。纳斯达克指数收涨461.96点,涨幅2.47%,报1...2025-05-28 09:58 -
跟着东坡游儋州水上乐园来探险
“六一”童趣,端午粽香。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儋州市旅文局获悉,儋州各景区景点推出多样活动,为游客带来有趣的“双节”游玩体验。 5月31日至6月2日,儋州...2025-05-28 09:40 -
三部门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出实招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加大先行先试授权
国家级经开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经过40余年的发展,到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已经达到232个。商务部近日印发《深化国家级经...2025-05-28 08:54
最新
图文
-
德国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占比28.2%,排名第二。在进口国家中,中国超过了韩国。这比去...[详情]
-
初夏悄然而至,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不,正适合跟着斯柯达柯迪亚克、明锐Pro前往美丽鹭岛,开启一场海滨之旅。好时节又逢理想“...[详情]
-
行至巅峰,也向山海。5月25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通过长安马自达官方直播间和浙江卫视频道和Z视介平台,“山系...[详情]
-
近日,北美年度风云车(简称NACTOY)公布了2023年度汽车名单。其中起亚纯电动汽车EV6荣获NACTOY评审团授予的...[详情]
-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必争之地。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对手,都将这块市场视为“一...[详情]
-
车评观察《车评社》前言:作为自主一线豪华品牌,红旗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环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即便如此...[详情]
-
回首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这条快速成长的轨道上,各路车企纷纷抢滩登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伴随着竞争愈...[详情]
-
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旗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如期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极氪交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