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递表一周即改招股书!微脉三年连亏冲击上市,如何摆脱“焦虑”?

导读:微脉虽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张的有利环境中,具备一定技术先发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弱、财务结构失衡、现金流紧张、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结构性问题依旧严峻。在资本市场日益审慎的当下,...
2025-07-09 16:23 · 证券之星  子墨   阅读量:7099   
   

微脉虽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张的有利环境中,具备一定技术先发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弱、财务结构失衡、现金流紧张、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结构性问题依旧严峻。在资本市场日益审慎的当下,微脉能否借助上市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闭环,仍需持续关注与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数据的更正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微脉在快速推进上市进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缩影。表面上,公司正处于收入增长期,部分财务指标也在边际改善,但其背后的盈利能力、现金流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逻辑仍然存在诸多疑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微脉的商业模式与行业定位,尤显必要。

AI+医疗的先锋,盈利路径仍模糊

微脉作为中国“AI+全病程管理”领域的早期探索者,依托人工智能构建了连接医院、医生与患者的数字化平台,试图重塑传统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公司已跻身行业前三,成为国内最大患者导向型AI赋能服务提供商。然而,其商业模式高度依赖政策支持与公立医疗体系,变现路径模糊,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尽管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微脉当前仍处于“技术领先、变现承压”的阶段,业务可持续性有待验证。

从财务数据来看,微脉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同期净利润连续三年录得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0亿元和-1.93亿元,经营性亏损未能有效收窄。即便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亏损净额亦分别为-2.33亿元、-0.99亿元和-0.30亿元,也未实现扭亏。整体来看,公司收入增长未能转化为盈利改善,盈利能力仍缺乏实质性突破。

分业务来看,微脉的收入主要来自经纪及保险服务、病情与病例管理、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及其他产品。2024年,病情与病例管理收入达4.70亿元,占比72.02%,为核心支柱;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收入为1.26亿元,占比19.36%;经纪及保险收入为0.56亿元,占比8.62%。

从三年走势看,经纪及保险收入2023年大增163.28%,2024年却下滑37.48%,波动明显;病情与病例管理服务增速放缓,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0.46%和7.49%;药品销售虽有增长,但受渠道和合规因素制约,扩张前景不明。其他产品收入则在2023年骤降93.89%,2024年被完全剥离,显示公司多元化尝试成效有限,整体收入结构依赖性强。

毛利率方面,公司整体毛利率虽有提升,但仍处于偏低水平。2022至2024年分别为17.24%、18.85%和19.87%,改善幅度有限。结构上,经纪及保险业务毛利率虽从2.58%升至13.25%,但仍不具备吸引力;病情与病例管理业务毛利率虽稳定在22%左右,但其增长动能不足;药品销售毛利率则从28.07%降至12.10%,盈利能力明显弱化。

公司持续推动费用优化,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的38.70%降至2024年的14.54%,管理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亦大幅下滑。然而,这种大幅削减开支的策略也带来潜在隐忧——研发费用率从15.80%锐减至4.60%,可能削弱其技术产品迭代能力,与其“AI核心驱动”定位形成反差。

值得警惕的是,微脉的财务结构呈现出一定脆弱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85.15%、865.71%和737.62%。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高达20.43亿元,负债净额达19.59亿元。虽然公司解释称上述负债主要源自可赎回优先股,且拟于上市后转为普通股,但现阶段其巨额负债对公司现金流与偿债能力构成实质性压力。

在行业层面,微脉所在的全病程管理服务市场受益于政策红利,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中国全病程管理服务市场由2020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9.3%,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扩大至3,654亿元。然而,在规模扩张背后,行业仍面临盈利模式不清、用户付费意愿偏低、公立医院合作落地缓慢等一系列结构性难题,市场“虚胖”与商业落地难题并存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招股书中,微脉提出了多项扭亏为盈的策略,包括依托与157家医院的合作关系以及4,700余家医疗机构的资源网络扩展业务规模;通过AI系统与多学科团队提升运营效率;压缩销售开支控制费用;以及通过财务重组改善资本结构。然而,以上路径或多或少均面临外部依赖与内部约束的双重挑战。医院端合作落地效率因地区差异而不一,AI系统对临床诊疗效率的实质提升效果仍需市场验证,而资本结构重组的效果也将受制于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

此外,2022至2024年间,微脉因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录得损失1.73亿元、0.43亿元和1.52亿元。若上市完成后优先股得以转换,此类损失有望不再发生,从而改善公司账面利润表现。然而,这类“技术性修复”难以掩盖其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

综上所述,微脉虽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张的有利环境中,具备一定技术先发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弱、财务结构失衡、现金流紧张、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结构性问题依旧严峻。在资本市场日益审慎的当下,微脉能否借助上市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闭环,仍需持续关注与验证。

姚文溪

吴雪

NEWS

NEWS TODAY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屹唐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开启半导体设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新周期
  • 下一篇:没有了
  • 推荐

    • 屹唐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开启半导体设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新周期
      在国际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屹唐股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却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优秀的财务表现与快速提升的市场地位,并逐...
      2025-07-09 16:05
    • 淮阴:万卷活书润乡塾一夏清凉沁童心
      炎炎夏日,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联盟社区的淮安书房内却清凉宜人,十余名孩童或蜷坐沙发或伏案静读,书页翻动声与蝉鸣交织成独特的夏日乐章。一位小读者开心地说:“这里安静...
      2025-07-09 14:44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运量和集装箱...
      2025-07-09 13:52
    • “红心点亮蓝湾”:临港奉贤以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临港集团下属临港奉贤公司党委“红心点亮蓝湾”品牌近日获评新一批“上海国企党建品牌”。 红心点亮蓝湾,是党旗在蓝湾高高飘扬的生动写照,也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庄严承诺...
      2025-07-09 13:28
    •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成新蓝海
      不久前,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7月至12月。通知提出“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将通过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交...
      2025-07-09 12:50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