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云冈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交响
数字云冈 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交响
采集精度从最初的1厘米,到1毫米,再突破至0.03毫米,最终建立起数据精度可达到8K的影像分辨率的“数字档案”。制图:刘铁军
2019年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建成
是国内首个以图形图像计算能力为主的高性能先进计算中心,也是全国文物系统首个先进计算中心。
目前,云冈石窟现存的45个主要洞窟以及5.9万余尊大小造像已实现80%的洞窟全数字化保全。
“这些三维模型数据集的用处可大了!考古研究、文物监测、保护修复、文物展陈,都离不开数字的力量。”7月15日,记者走进云冈石窟第13窟,殿堂飞阁、流苏帷帐、神龙跃动、古佛肃穆,工作人员正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采集石窟的高清影像。“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保护、修复乃至重建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更多可能性。”云冈研究院综合部赵瑞春感慨颇多。
去年,以云冈研究院为登记主体的“云冈石窟第13窟石窟本体三维模型数据集”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完成数据登记工作,获得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也是我省颁发的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数据知识产权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构建“数据留存—知识产权管理—活化利用”的文物全生命周期保护体系,实现文物从“被动修复”到“主动存续”,更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转型,让千年石刻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云冈石窟第13窟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造像高达13.5米,主窟加上37个附属洞窟,共有各类造像近3000个。2015年,云冈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合作,依托三维重建技术攻克了石窟复杂结构建模的难题。其中,在对云冈第13窟进行整窟数字化的过程中,团队克服算力与算法考验,充分运用全站仪、大型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各种设备,采集了28.34万张高清影像,构建了误差小于0.1毫米的三维模型,首次实现了主佛衣纹、力士托举臂等砂岩雕刻的毫米级还原,最终得到精度优于0.5毫米、数据量达500GB的超高精度整窟三维模型。
走进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等工作场景随处可见,云冈石窟的每一处细节都正在以数据的形式存入库中。现实中,石窟文物大多暴露于野外,对气候、环境等变化较为敏感。因自然风化、人为破坏或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结构失稳、岩体风化、裂隙渗水等病害多发,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字修复能够通过高精度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还原技术,在不接触实物的前提下记录并修复文物原貌,降低物理修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为我们保护、修复乃至重建石窟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建成,作为云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该中心不仅是国内首个以图形图像计算能力为主的高性能先进计算中心,也是全国文物系统首个先进计算中心。目前,云冈石窟现存的45个主要洞窟以及5.9万余尊大小造像已实现80%的洞窟全数字化保全,采集精度从最初的1厘米到1毫米,再突破至0.03毫米,最终建立起数据精度可达到8K的影像分辨率的“数字档案”。
视线转向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示大厅,一个个陈列整齐的等比例3D打印佛像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输入3D打印机,很快便能自动生成有色彩的各类模型。前不久,“遇见云冈数字公益艺术展”在香港举办,通过3D复原、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千年艺术瑰宝转化为近在咫尺的可观看、可感知、可移动、可传承的数字文化体验。“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近距离欣赏云冈石窟代表性龛像的风采……”这场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展览收获了无数好评。
随着数实融合不断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元:山东青岛的城市传媒广场上,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云冈石窟第三窟默然静立;美国纽约、中国台湾……世界各地的数字艺术展上,游客只需戴上VR眼镜,便可身临其境般漫游洞窟。近年来,云冈石窟积极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运用VR、MR等高科技手段,让古老的文化遗产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也让更多人看见云冈之美。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到“行走的云冈”,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
7月6日,全球首个系统性转化云冈数字资产的多媒体数字艺术展览“探弥·云冈:超沉浸数字光影+XR大空间展览”预展在云冈美术馆启幕。以数字建模、感应交互、全域空间投影、LBE大空间等技术为支撑,通过融合灯光矩阵交互、LED光影互动、沉浸式体感互动等形式,观众在虚拟世界中穿越千年,于佛窟深处仰望精妙造像,“亲历”千年石窟艺术的开凿场景。“这是我第一次在数字世界中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太震撼了!”市民张玲兴奋地说。
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更多应用、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审查登记制度、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使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文物大省山西正在努力。2024年底,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与省文物局签署《推动文物数据资源和文化衍生品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拟分批选择若干文化特色鲜明、文物和文化衍生品丰富、文化品牌产业发展成效较好的单位,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试点。作为首个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13窟石窟本体三维模型数据集的应用和创新,正在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转型、服务山西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多有益探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从“千亿直通车”到乡村振兴新引擎——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即将开幕
7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升级打造的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活动将在南昌启幕。 2018年以来,商务部每年组织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截至...2025-07-27 06:41 -
“启创·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0”在沪“诞生”专为教育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26日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的“启创·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0”正式发布。 据悉,该版...2025-07-27 03:01 -
当新电商遇见“新价值”:勾勒转型发展新图景
当新电商遇见“新价值”:勾勒转型发展新图景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电子商务早已超越单纯的交易工具属性,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重要引擎。7月26日...2025-07-27 02:02 -
浙江安吉“绿能”涌动
题:浙江安吉“绿能”涌动 7月的安吉,层峦叠嶂,满目苍翠。这个坐落在浙江省西北部的县城,是中国著名的竹乡、白茶之乡和椅业之乡,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5-07-26 23:16 -
网易发布全球首个工程机械具身智能模型“灵掘”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网易旗下工程机械智能化品牌网易灵动召开露天矿山具身智能技术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个专为露天矿山挖掘机装车场景打造的具身智能模型...2025-07-26 22:58
最新
图文
-
德国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占比28.2%,排名第二。在进口国家中,中国超过了韩国。这比去...[详情]
-
初夏悄然而至,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不,正适合跟着斯柯达柯迪亚克、明锐Pro前往美丽鹭岛,开启一场海滨之旅。好时节又逢理想“...[详情]
-
行至巅峰,也向山海。5月25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通过长安马自达官方直播间和浙江卫视频道和Z视介平台,“山系...[详情]
-
近日,北美年度风云车(简称NACTOY)公布了2023年度汽车名单。其中起亚纯电动汽车EV6荣获NACTOY评审团授予的...[详情]
-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必争之地。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对手,都将这块市场视为“一...[详情]
-
车评观察《车评社》前言:作为自主一线豪华品牌,红旗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环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即便如此...[详情]
-
回首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这条快速成长的轨道上,各路车企纷纷抢滩登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伴随着竞争愈...[详情]
-
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旗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如期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极氪交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