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全景观察:学科百花齐放,“80后”新星崛起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近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广东省有超过50位学术大牛入选,这份名单是广东科研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不仅展现了广东在高端科研领域的雄厚实力,更折射出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进程中,着力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厚植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底座的成果。
高校科研实力不俗
中大表现尤为抢眼
在此次入选名单中,高校是绝对的主力军。中山大学及附属医院表现尤为突出,共有10人上榜。这彰显了中山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从学科覆盖来看,既有理学领域的朱熹平、姚向东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深耕,也有医学领域林浩添、徐瑞华、曾木圣在眼科、肿瘤防治等方向的卓越贡献 ,还有计算机领域卢宇彤的前沿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也有8人入选,在工科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如黄飞在材料科学,王均、张广照、张波等在化工、机械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认可;万金泉、赵谋明等在轻纺、食品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学科发展,也与民生紧密相关。
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也都有学者入选,覆盖了医学、生物学、教育学、农学、工学等多个学科,说明广东高校科研力量全面开花,在不同学科领域都积极布局,为科研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广东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深度积累、前沿交叉学科上的突破能力的一大体现。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企业创新力量崛起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创新力量的崛起。比亚迪、金发科技等企业候选人的出现,彰显广东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带领团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世界前列;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在高分子材料研发方面成就斐然,助力企业在材料创新领域保持领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鹏在电力系统技术革新方面贡献突出;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徐讯在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探索,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企业面孔的出现,展现了广东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企业科研人才逐渐成为科研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产学研合作在广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另外,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新型科研机构也有多人入选,验证了广东科研体制创新改革的成效。
同时,进一步展现工程技术领域是广东的传统强项。比亚迪廉玉波的车辆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张波的电力电子技术、南方电网李鹏的能源技术,无不与广东的支柱产业紧密相连。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广东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聚才赋能
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显成效
人才是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从当前候选人地域分布观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这一现象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规划高度契合,彰显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联通,更在人才生态层面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
广州凭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传统强校,在人才储备上保持领先优势,源源不断为科技创新输送人才;深圳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兴机构快速崛起,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汇聚。而香港中文大学两位候选人的入选,见证了三地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
广东院士候选人的亮眼表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背后是持续多年的战略投入:广东省财政科技经费长期保持全国领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持续实施,深圳正在成为又一个人才聚集高地;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大量应用场景,为科研人才提供了实践舞台这种“投入-平台-场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广东结出硕果。
延伸阅读
40多岁的他们闪耀大湾区
广东3位“80后”学者跻身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广东有超50位学者入选,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有3位“80后”学者进入名单。其中,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包括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陈立(44岁);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是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徐讯(41岁)。
林浩添
林浩添,生于1981年10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系主任,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眼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科博导。
刘陈立
刘陈立,生于1980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
徐讯
徐讯,生于1984年4月,博士,华大集团首席研究员,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徐讯在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等领域发表200余篇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研究论文,近五年引用次数超70000次,九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主理人”风评反转,小众审美应服务大众生活
“如果给这次体验打分的话,我会打零分。”今年5月,18岁学生周兮和母亲走进一家“主理人咖啡店”,却感受到了“不理人”。点单过程中,饮品单上写着特调和令人看不懂的...2025-08-23 07:25 -
现金红包雨!3800点集结令!快来对号入座!
沸腾了!8月22日下午,沪指突破3800点 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市场情绪火热 3800点集结令!快来对号入座 你是满仓吃肉的大佬 还是轻仓观望...2025-08-23 06:17 -
涨停!AI芯片准独角兽创始人拟入主
中昊芯英创始人拟入主天普股份 AI芯片准独角兽中昊芯英的创始人——杨龚轶凡拟入主天普股份。 8月21日,天普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天普控股、天昕贸易、尤建...2025-08-23 03:00 -
天下秀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达18.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56%
日前,天下秀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下秀”)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天下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8.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5-08-22 16:31 -
恒铭达2025中报:AI重构消费电子增长边界,通信和新能源领域驱动增长
在AI技术重构产业边界的2025年,企业增长逻辑已从单点突破转向“技术内核+趋势洞察”的协同。恒铭达2025年中报以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32.18%)、...2025-08-22 15:43
最新
图文
-
德国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占比28.2%,排名第二。在进口国家中,中国超过了韩国。这比去...[详情]
-
初夏悄然而至,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不,正适合跟着斯柯达柯迪亚克、明锐Pro前往美丽鹭岛,开启一场海滨之旅。好时节又逢理想“...[详情]
-
行至巅峰,也向山海。5月25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通过长安马自达官方直播间和浙江卫视频道和Z视介平台,“山系...[详情]
-
近日,北美年度风云车(简称NACTOY)公布了2023年度汽车名单。其中起亚纯电动汽车EV6荣获NACTOY评审团授予的...[详情]
-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必争之地。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对手,都将这块市场视为“一...[详情]
-
车评观察《车评社》前言:作为自主一线豪华品牌,红旗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环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即便如此...[详情]
-
回首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这条快速成长的轨道上,各路车企纷纷抢滩登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伴随着竞争愈...[详情]
-
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旗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如期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极氪交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