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市场火热AIDC成竞赛“新节点”
AI算力崛起,数据中心正在被重新定义。
随着算力需求激增,机房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新一代AIDC已成为产业共同面对的核心命题。
9月17日,在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上,科研机构、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运营商代表等产业链各方聚拢,围绕标准共建、技术共研与生态协同,推进AIDC落地与规模化发展。同时,大会预发布了《AIDC基础设施规范》,为未来2-3年的AIDC建设提供参考。
全球计算联盟秘书处CTO苗福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大模型进入实用化阶段,人工智能正催生出大量全新的应用场景,AI产业正处于应用快速爆发期,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同样阶段,AIDC需求快速增加。
他进一步指出,从多方预测来看,未来两三年国内,AIDC建设仍将保持每年40%以上的年增速,随后每年新增建设量还会增加,然后慢慢趋于平缓,预计到2030年前后,年增长率或在10%左右。
散热、供电与空间的“三重考验”
然而,在AI算力需求迅速攀升的背景下,AIDC的建设也面临挑战。
全球计算联盟理事长金海教授指出,AIDC建设面临“热、电、空间”挑战,以及标准缺失、建设周期长导致的“AI等机房”困境。他呼吁产业链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更为关键的是,AIDC机房的基础设施标准尚未完善,上下游企业多处于各自探索阶段,这不仅带来成本浪费,也延长了交付周期。业内普遍反映,如今数据中心建设往往以“年”为单位计算交付时间,导致AI设备等待机房的现象发生,影响到产业发展的速度。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志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原来的云转向智算,机房层面从通算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挑战和变化是非常大的。随着AI的到来,从服务器的功率密度、业务场景、网络、供配电到制冷,都发生了与云架构时代完全不同的变化。”
他透露,针对这些变化,行业正加速完善设计规范和标准,“新的规范和标准在AI浪潮催生下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和送审阶段,明年会有新的国标发布。”
在需求变化中,一方面,功率密度的跃升尤为引人关注,王志强表示,单柜功率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传统设计的承载能力,“从十几KW到40–50KW已成常态,华为最近发布的384超节点接近单柜60KW,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这个容量就会到上百千瓦,可能很快就会到200KW,甚至一个机柜到500KW、1000KW,这在以前的设计、规划,以及整个基础设施配套上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新的规划设计必须紧跟需求。
另一方面,全生命周期同样考验着投资与运营。王志强解释,服务器按照摩尔定律通常三至五年就会迭代,而机电设备的寿命在10至15年之间,承载这些设备的建筑则可能长达50年甚至70年,“怎么能够让整个建筑、机电设备更好的匹配IT?我们给用户,尤其是大厂在做规划,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弹性。”
此外,制冷也成为数据中心投资规划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在冷却技术方面,风冷方案已接近极限,液冷成为转型方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标准、测试与认证体系提前介入,如何围绕集群建设来规划,这对传统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是挑战。
标准化提速 开启AIDC新纪元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AIDC产业正在迅速走向规范化和体系化。国内的产业链正在合纵连横,从新标准开始探讨产业发展路径。此次大会预发布《AIDC基础设施规范》只是起点,接下来还会推动多项关键接口和组件的标准制定。
苗福友强调,更重要的事情是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的共建。他介绍,目前联盟在液冷方面有专业委员会在做标准,包括整机柜的标准,整机柜和服务器之间接口的标准,液冷的关键部件的标准。
“未来还会继续扩大标准的范围,不仅从液冷的角度考虑,还有供电方面的标准,以及机房方面的标准,都逐渐做出标准体系。”苗福友说道。
从能源供电方面看,王志强提到,整个数据中心的规模、整个智算集群的规模由原来千卡、万卡,很快就到10万卡的集群,甚至未来的规模还会更大。这么大的集群对应的是巨大的电力、电能的能源消耗,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也是现在行业里标准化建设、核心厂商技术路线的发展、应用场景生态追逐的逻辑。
政策层面,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有序推进绿电直供事项的通知》,为绿电直供和源网荷储等方案提供了政策支撑,新的国家标准也将进一步强化对PUE和碳耗的约束,推动液冷、储能和资源回收等技术方案的标准化。技术演进的另一条重要趋势是建设模式的模块化与快速交付。
一位与会专家预测,随着高功率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液冷技术会成为解决高敏AI设备散热难题比较理想的选择”,而通过优化设计流程、模型化建设,机房从规划到具备部署条件的周期有望缩短三个月左右。这意味着未来AIDC建设将更加依赖预制化方案,实现可复制的快速部署。
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指出,AIDC是智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随着AI算力规模与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数据中心正成为AIDC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液冷机房建设的挑战,需要协同产业链,加快液冷机房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加速AIDC的部署与使用,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在业内看来,未来将通过标准规范、测试认证、产业推广的闭环体系,推动AIDC从“摸索期”迈向“规范化、可复制化”的新阶段。对于希望在下一轮算力竞赛中占得先机的企业而言,谁能率先掌握高密度、低能耗、可规模化的数据中心建设能力,谁就可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抢得先发优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暴涨1400%!刚刚,重磅消息传来!
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颇高! 据最新消息,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宣布,公司在新一轮融资中获得超过10亿美元资金,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这意味着,...2025-09-21 06:21 -
基石金融08112附属与ExcellentInvestmentServi
附属与ExcellentInvestmentServicesLimited订立买卖协议) 智通财经APP讯,基石金融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17日(交易时段...2025-09-21 05:46 -
时空科技股价异动:公司不涉及网约车业务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17日,时空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股票价格于2025年9月15日、9月16日、9月1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2025-09-21 04:31 -
美银BAC.US宣布下月起员工最低时薪涨至25美元,长期目标终落地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银行将于下月将旗下员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小时25美元,此举标志着该公司数年前设定的长期目标最终落地。 美国银行周二表示,此次薪资调整...2025-09-21 03:58 -
又见官宣!谁将成“北+H”第一股?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纷纷官宣冲刺港股上市,近日,这股“A+H”热潮也蔓延至北交所。 近日,佳先股份公告,称为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国际品牌...2025-09-21 03:13
最新
图文
-
德国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占比28.2%,排名第二。在进口国家中,中国超过了韩国。这比去...[详情]

-
初夏悄然而至,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不,正适合跟着斯柯达柯迪亚克、明锐Pro前往美丽鹭岛,开启一场海滨之旅。好时节又逢理想“...[详情]

-
行至巅峰,也向山海。5月25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通过长安马自达官方直播间和浙江卫视频道和Z视介平台,“山系...[详情]

-
近日,北美年度风云车(简称NACTOY)公布了2023年度汽车名单。其中起亚纯电动汽车EV6荣获NACTOY评审团授予的...[详情]

-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必争之地。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对手,都将这块市场视为“一...[详情]

-
车评观察《车评社》前言:作为自主一线豪华品牌,红旗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环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即便如此...[详情]

-
回首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这条快速成长的轨道上,各路车企纷纷抢滩登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伴随着竞争愈...[详情]

-
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旗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如期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极氪交付...[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