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送豪礼,空降总经理获3.6亿“入职礼包”
俞氏家族IPO前送“豪礼”:空降总经理获3.6亿元“入职礼包” ,上亿关联交易沦为合营公司“代工厂”?
近日,深交所创业板迎来一家PCB领域“隐形冠军”,欣强电子(清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欣强电子)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记者注意到,台湾俞氏家族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超出95%。在IPO前夕,欣强电子突击现金分红1.81亿元,占比超过该公司两年净利润总和的八成,并向“空降”总经理大手笔给予4.2亿元股权激励。
公司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仍存异常风险,欣强电子是否会沦为合营公司的“代工厂”?上述疑问并未在招股书中给予合理解释。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疑云
欣强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为俞孝璋、俞宛伶(公司董事)及俞金炉(公司董事),三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同持有公司95.04%的股份。其中,俞金炉是俞孝璋、俞宛伶的父亲,俞宛伶是俞孝璋的姐姐,三人均为中国台湾籍,形成典型的“父女子”绝对控股局面。
记者注意到,在招股书申报前的一个月,2025年5月,公司控股股东YU FAMILY向三个员工持股平台(欣承投资、欣立投资、金宥公司)突击转让2295万股,转让价格为2.80元/股,对应7.68倍市盈率,公司估值总额定格在12.85亿元。
其中,员工持股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俞氏家族成员,且俞氏家族在平台中保留持股,形成员工激励名义下的实质控制权延伸。
不过,短短一个月后,欣强电子的估值就出现近8倍增长。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欣强电子计划募资9.62亿元,发行不低于5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按此计算,该公司估值规模在100亿元左右。那么,实控人在上市前夕的股权转让价值是否合理?
根据中国证监会及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要求,拟上市公司若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明显低于其公允价值,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将入股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然而,上述招股书显示,欣强电子并未对此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若按照监管规则补正后,该公司2024年当期及后续等待期内的净利润或将有大幅缩减。
在突击分红之外,欣强电子存在向实控人拆借资金的行为。2023年3月,因临时资金需求,欣强电子向俞金炉拆借资金150万元,直到2023年12月,俞金炉才归还了该笔拆借本金及利息。资料显示,俞金炉出生于1950年,现年75岁。2024年,俞金炉薪酬达241.69万元,位列公司高管团队第一名。
总经理获3.6亿元“大礼包”
同时,申报前两年,即2022至2023年,欣强电子实施高额现金分红,分别达9000万元、9055.65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106%及68.9%;累计分红共1.81亿元,占两年净利润总和的83%。
高额突击分红的同期,该公司计划募资9.62亿元扩产,全部用于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改扩建项目,新增年产38万平方米产能。
“先分红后募资”的行为或存在“资金置换”风险:招股书显示,欣强电子2024年产能利用率为85.07%,在整体产能过剩、公司营收停滞的情况下,欣强电子尚未对如何消化新增产能给出可信路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25年5月19日,公司引进陈德福担任总经理职务,俞孝璋不再担任总经理。招股书显示,陈德福通过欣承投资持有2005万股,占欣强电子股份的4.37%。彼时,陈德福入股成本为5614万元。按此次IPO估值计算,上述股份激励价值约为4.2亿元,陈德福入职即获3.6亿元“大礼包”。
记者注意到,陈德福并不是PCB领域的核心技术人士,也没有公开报道的业务或技术成绩。突击入股后,陈德福成为仅次于俞氏家族的第二大股东。
巨额的股权激励价差是否真正覆盖到了核心技术骨干?对此,招股书并未给出任何解释。记者尝试联系欣强电子相关工作人员,截至发稿,未获得有效回复。
关联交易异常
实际上,欣强电子异常依赖于向合资公司销售产品,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欣强电子向合营公司深圳智创、香港智创的关联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6165万元、5686万元及1.25亿元,向欣强科技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1.15亿元、0万元及0万元,上述关联交易合计占比分别为20.35%、5.69%和12.5%。欣强电子表示,2024年对合营公司销售额增加较快,主要原因是深圳智创下游光模块客户需求旺盛。
记者注意到,关联方赚走了欣强电子产品的大部分利润。除了与上述三家公司存在重大关联交易,欣强电子还与深圳国际、香港国际等合资公司发生一般性关联交易。
上述报告期内,欣强电子向深圳国际、香港国际的关联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3609万元、2260万元及1030万元,公司PCB产品业务毛利率为6.47%,而深圳国际、香港国际合计对外销售公司生产的PCB产品毛利率则高达32.29%。
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为减少关联交易,2022年起,香港国际、深圳国际将部分终端客户资源转移至欣强电子,公司需向上述关联方支付销售服务费;另一边,2022年,欣强电子成立台湾分公司,原相应客户与欣强科技之间的业务已由台湾分公司承接,欣强电子结束了与欣强科技之间的关联销售。
“上述招股书并未披露2022年后交易的相关定价机制、持续期限等关键信息。另外,公司的客户与股东高度重叠,主营业务的独立性存在一定风险。”一位业内科技公司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欣强电子的产品结构偏窄,存储PCB占六成,下游绑在DRAM模块与SSD(固态硬盘)小板上。
合营公司“代工厂”?
“目前,欣强电子的瓶颈在于存储周期下行的情况下,被直接压缩毛利率;合营模式锁定了公司营收增长的天花板,产能扩张与订单错配带来折旧压力。”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无法引入战略客户或拓展车规、AI服务器板,欣强电子的增长或将陷入“产能空转、利润摊薄”的恶性循环。
上述报告期内,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2.54亿元、3.13亿元和3.07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9.23%、60.16%和47.54%。
在欣强电子的业务模式中,一个被市场人士反复提及的关键点,就是它对合营企业销售渠道的高度依赖。报告期内,欣强电子向合营公司销售收入及通过合营公司代理协助实现销售收入合计分别为1.51亿元、1.12亿元和1.68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17.70%、11.51%、17.29%。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合营公司承接订单后,主要向发行人采购PCB产品再对客户销售”的模式,实质上会让欣强电子成为合营公司的代工厂。
此外,欣强电子存在产品结构集中化的风险。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欣强电子存储领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7805万元、68123万元、59203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06%、69.69%和60.87%。
欣强电子则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若双方合作关系恶化、合营安排终止或合营公司承接及代理的终端客户订单减少,则公司产品销售可能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另一边,公司的存储领域客户集中在中国台湾。报告期内,中国台湾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17%、38.88%、30.56%;外销收入的占比分别为59.46%、57.14%和47.61%,存在销售区域集中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欣强电子选取的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深南电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方正科技在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2.39%、49.26%、35.31%、10.57%,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反观欣强电子,公司收入增长陷入停滞,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0.13%。
编辑:晨曦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
以专业服务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平安健康险书写"五篇大文章"半年答卷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迎来顶层设计和系...2025-08-26 01:03 -
沈阳市辽中区:田间地头迎来高校“智囊团”
在稻田画里看美丽村庄、走田间地头问村情民意、到民族村里听文化传承……在沈阳市辽中区,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成员走进潘家堡镇进行调研,感受乡村新变...2025-08-25 14:43 -
华致酒行半年新增200余家门店 即时零售或成破局关键
在酒类行业深度调整、传统渠道普遍承压的2025年,华致酒行以一场渠道变革逆势破局。调研结果显示:通过即时零售加速布局、门店生态扩张及供应链提效,华致酒行半年新增...2025-08-25 13:56 -
上海南房集团5亿公司债将于9月1日付息
:8月25日,上海南房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付息公告,涉及其2021年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第一期)。 本次债券简称为21沪房01,债券代码为188666。根据...2025-08-25 13:22 -
海关总署:我国“东中西协同、海陆空联动”口岸格局日趋完善
8月2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海关总...2025-08-25 12:59
最新
图文
-
德国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进口电动汽车中,中国生产的汽车占比28.2%,排名第二。在进口国家中,中国超过了韩国。这比去...[详情]

-
初夏悄然而至,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不,正适合跟着斯柯达柯迪亚克、明锐Pro前往美丽鹭岛,开启一场海滨之旅。好时节又逢理想“...[详情]

-
行至巅峰,也向山海。5月25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通过长安马自达官方直播间和浙江卫视频道和Z视介平台,“山系...[详情]

-
近日,北美年度风云车(简称NACTOY)公布了2023年度汽车名单。其中起亚纯电动汽车EV6荣获NACTOY评审团授予的...[详情]

-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必争之地。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对手,都将这块市场视为“一...[详情]

-
车评观察《车评社》前言:作为自主一线豪华品牌,红旗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环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即便如此...[详情]

-
回首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这条快速成长的轨道上,各路车企纷纷抢滩登陆,在市场中抢占先机。伴随着竞争愈...[详情]

-
今日,极氪智能科技旗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如期开启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极氪交付...[详情]


